全部 图书 期刊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专家 纪念场所
栏目导航
  株洲名人   (51)
  当代名人   (12)
  近现代名人   (28)
  古代名人   (11)
  名人研究   (19273)
  古代名人   (4382)
  明代   (1753)
  清代   (262)
  唐代   (60)
  元代   (11)
  近代名人   (7261)
  当代名人   (5544)
  图片集锦   (26)
  当代名人   (0)
  近现代名人   (0)
  古代名人   (4)
  影像中心   (17)
  地方视频   (2)
  访谈讲座   (4)
  人物风采   (11)
  当代名人   (0)
  近现代名人   (0)
  古代名人   (0)
论李东阳诗歌的情感取向
作者:司马周  召开年:2004 会议名称:明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关键词:情感取向 诗歌 李东阳 明代 
描述:作为茶陵派宗主的李东阳,虽没有予以自我标榜,但他文学创作成就颇高,凭借显著的创作特色令派中成员折服,获得了大家的公认。在诗歌方面,无论是理论批评还是创作实践,他都有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既继承了前代的诗学风格,又启迪了后代的诗派理论,无论是对前面诗坛的纠偏,还是对当时以及后代诗风的树立都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李东阳诗歌的情感取向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一、闲适平和中的郁郁之气。二、逸情怡乐中的悯世情怀。三、日常情感中的真切自然。四、委曲求全中的苦闷心态。
试论李东阳
作者:韦庆远  召开年:2004
描述:一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生于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年),死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他祖籍湖南长沙府茶陵县,故此,常有称他为李茶陵或李长沙的。李东阳享寿69岁,但他一生经历过明代中叶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五帝六朝的时光(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先使用正统
明代格调论的余波:赵宦光《弹雅》及其“声调”说
作者:汪泓  召开年:2004 会议名称: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二辑)
描述:在明代诗学中毫无疑问的是"格调"论占据了统治地位,从高棅、李东阳到前后七子,直至晚明的胡应麟,都将体格、声调作为诗学理论与批评的核心。在明代诗学研究界,一般认为,胡应麟的《诗薮》系统总结了明代格调论,代表着明代格调派诗学的终结,并可由此进入清代格调论的视野。笔者以为明代格调论,在《诗薮》之后,尚有余波,且理论上有进一步的阐发。赵宦光的《弹雅》即为其代表。一、《弹雅》作者及全书之概貌《弹雅》是
诗“贵情思”——明代主流诗学论诗的音乐性
作者:陈文新  召开年:2002 会议名称: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
描述:李东阳是明代主流诗学的早期代表。他在《麓堂诗话》中说:“诗有三义,赋止居一,而比兴居其二。所谓比与兴者,皆托物寓情而为之者也。盖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而难于感发。惟有所寓托,形容摹写,反复讽咏,以俟人之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则神爽飞动,手舞足蹈而不自觉,此诗之所以贵情思而轻事实也。”这里应该郑重指出,“情思”包含了“情感”,但其含义又非“情感”二字所能取代,因为,
《诗薮》初探
作者:刘明今  召开年:1995 会议名称: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七辑)
描述:《诗薮》是明代诗论家胡应麟的论诗专著,全书二十卷,分内、外编。内编分体总论,重在阐述诗歌各体的起源与变迁;外编(包括杂编与续编)则自周至明,依时代为次,对作家作品加以评论。所论经纬交错,建立了以格调说为核心的古代诗歌史的轮廓。格调说源于严羽的《沧浪诗话》,在明代臻于全盛,高棅、李东阳倡之于前,李梦阳、何景明等发扬于后,并形成了一个规摹汉魏盛唐
论竟陵派的文学主张
作者:邬国平  召开年:1995 会议名称: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七辑)
描述:明代的文学批评自李东阳以后有了很大的改观,主要的迹象是,文学派别趋向简化,而派别的规模及其产生的影响反而得到扩大;各派之间的对峙和争执的激烈程度均为前所未有,然而在暗中又产生了一股逐渐融合的潜流。在竞陵派以前,活跃在文坛上的派别主要有:茶陵派、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和公安派,其中以前、后七子(同属一派)和公安派的影响为最大,他们之间在文学理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跳转至:第跳转
Rss订阅